0
对比中的产品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您还可以继续添加
全部清空
开始对比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吐槽类型:

  • 网站相关
  • 供应商相关
  • 产品相关

吐槽内容:

联 系 人:

电     话:

邮     箱:

您好! 欢迎来到光电汇

移动端

买家移动端

开启掌上采购新时代

卖家移动端

开启掌上销售新时代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快捷入口

资讯>科研>新闻

高峰论坛定档!三位院士、一位企业Fellow,共话光电科技未来!

2020-11-09

浏览量(283)

展前需知

1、展馆都是实名制登记,大家要记得带身份证

2、请提前申领“绿码”快速入场。(提前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搜索“鄂汇办”,注册申领健康码;港澳台及境外人士,提前下载“鄂汇办”app注册,审核时间为24小时。)

3、进馆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安全观展。

4、提前扫码预登记,即刻获取入场资格,现场自助扫码打证,无需排队,节省等待时间,轻松又便捷。


开幕倒计时3天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汉的优势产业集群,也是与新基建紧密相连的产业领域。自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批准在武汉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化基地以来,“中国光谷”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不断加强,在“新基建”政策的助力下,光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并带动更多产业发展。2020“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峰论坛作为武汉光博会的同期高规格高峰论坛,继续保持高端、高质量、专业权威性的特点,特邀光电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业界前沿技术,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共同促进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本届高峰论坛聚焦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科技进展和应用领域,由海南大学骆清铭院士担任大会主持,力邀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刘文清院士、武汉大学徐红星院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ellow崔秀国作主题演讲,围绕先进探测技术、纳米光学、全光网络等先进光学技术和产业应用展开交流与讨论,旨在共同推进光电子信息领域产研融合,科技进步,产业发展。



2020“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

信息产业高峰论坛

11月11日

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 三楼光谷厅


主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

承办机构

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组委会

执行承办

上海意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意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电汇


大会主持人



骆清铭 院士  

海南大学

骆清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教授,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曾获长江学者、杰青,当选AIMBE、SPIE、OSA、IET和中国光学学会Fellow。


他通过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在光学表征,光学检测和信息解析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在光学分子成像和神经光学成像两个方向上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贡献,是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生物功能的飞秒激光光学成像机理研究”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第一完成人。历时十余年,他率领研究团队首次获得了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小鼠全脑高分辨图谱,成果发表于Science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美国脑计划之细胞普查网络(BICCN)项目采用了该团队发展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列技术并给予了经费支持。

主讲嘉宾及报告



刘文清 院士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刘文清,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所长, 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和应用研究,发展了环境光学监测新方法,研发了系列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并实现产业化,集成了大气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并进行应用。已获80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2012年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7、2011、2015),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演讲主题: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发展机遇

演讲摘要


目前我国多领域、多类型、多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累积叠加,污染的复杂性、严重性前所未遇,单一污染类型的控制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不同气体组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很大,有必要对那些生存周期比CO还短的成分进行区域性研究,大气成分监测的一个目的就是建立CO,O3,NOx和大气自由基之间的关联,这是大气化学的核心过程,这个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从而改变主要污染源。所以,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核心技术体系主要有立体监测、数值模拟和排放清单构成。

本报告主要介绍立体监测的先进探测技术及其在各种场合的应用案例,这些技术具有多组分、快速、实时、立体、动态监测的特点,为大气环境污染的形成、转化、演变和输送、大气污染排放通量/总量监测,提供了独特的技术和设备支撑。针对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车载走航和卫星观测,综合运用大气环境监测网以及超级站等观测平台,构建大气重污染过程闭合研究系统,开展边界层气象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同步观测实验,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输送和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传输量,揭示边界层气象和大气污染的演变规律,从而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环境监测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是研发影响国家环境安全,涉及重大国际环境问题与履约等环境战略,国家急需用监测数据来说明问题但还没有手段的环境监测技术。以环境监测装备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较大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开展应急快速监测设备研发工作,推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监测装备,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核心竞争力。加强环境遥感技术应用,推动构建全天时、全天候、全尺度、全谱段、全要素的卫星遥感系统,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高监测精度的生态环境遥感能力。

徐红星 院士

武汉大学

徐红星,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特聘教授,2006年杰青,2010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得饶毓泰物理奖,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表面增强光谱、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实验上首次发现了金属纳米结构间隙的巨大电磁场增强效应,是超灵敏光谱传感的基础;揭示了金属纳米线及其网络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传输和发射的基本特性和机理,实现了纳米光逻辑、光路由等功能;把等离激元共振的灵敏度提高到亚皮米精度。发表论文200余篇,SCI引用17000余次,h因子65,单篇引用超过100次的45篇。其中关于单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有两篇论文分别被引用1900余次(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9, 83, 4357)和1400余次(Physical Review E 2000, 62, 4318,被选为该杂志创刊以来的里程碑论文)。他已作国际会议邀请报告70余次;作为会议主席组织了十余次著名国际会议,担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指导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委员;曾任Nanoscale和Optics Express副主编,任Nanoscale、Nanophotonics、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咨询委员会或编委会委员。

演讲主题: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纳米光学基本问题研究

演讲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是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可以把光场束缚在金属纳米结构表面,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光的衍射极限,是纳米光学和表面增强光谱学等新兴领域的重要基础,相关的研究形成迅速发展的等离激元光子学。

在本报告中,主要讲述等离激元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纳米结构亚皮米精度表征和其它超级光学传感现象中的作用机理。金属纳米结构在光场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的等离激元共振,驱动金属纳米结构上的自由电子通过纳米间隙产生电磁耦合,将特定频率的光束缚在极其微小的空间中,产生巨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及其它相关效应。另外一方面,光子作为信息的载体有着速度极快和容量巨大的优势,但由于光的衍射极限,光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面临原理和技术的双重瓶颈。本报告也将讲述表面等离激元在金属纳米线上传播的机理,及其实现纳米尺度的光子路由、纳米光逻辑等的原理,有望为发展纳米光信息处理技术和实现纳米光芯片奠定基础。

崔秀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ellow/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CTO

崔秀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ellow, 传送与接入产品线CTO,在华为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传送网产品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主导NG SDH产品架构设计、大容量OTN产品架构设计、高速相干100G+核心技术突破等多项工作。作为华为光通信的技术带头人,带领光通信产品做到全球技术领先,并推出了新一代F5G光通信产品。

演讲主题:全光网的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演讲摘要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持续进步,使人类社会逐渐步入智能社会的新阶段,而万物互联无疑是其核心引擎。全光网络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也将迎来一系列技术变革,以适应新场景的应用需求。在根技术上,需要通过新材料的探索、新工艺的开发以及数学理论突破来打造全光网坚实的技术底座。在系统层面,发展OXC、Liquid-OTN和50G PON技术,构建光、电、接入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全光体系。在管控层面,通过构筑A(AI算法)、B(大数据)、C(强算力)基础能力,实现资源、业务、健康三个闭环的全光自动驾驶网络。

高峰论坛日程


同期全部会议详细日程


(点击放大看议程)

☆ END ☆



微信分享
x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内容、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在 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联系方式:021-80198330。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上海意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 2014中国 上海 嘉定 沪ICP备 16039563号 -1 沪公安网备 31011402003710号